加盟热线:杨生 13809262899
邮 编:528203
邮 箱:ndxbeef@126.com
地 址: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环莞快速路厚街段242号
点击量:961
时间:2019-08-28
9月,中国第一代“人造肉”产品——“人造牛肉”汉堡即将上市,预计售价28元;深圳多家中高档西餐厅也将推出肉酱意粉等多款“人造肉”菜肴。近日,记者提前尝鲜,在深圳华强北的一个健身爱好者聚会上,品尝了“人造牛肉”汉堡。
用红菜根染色的“人造牛肉”色泽亮丽,像是被相机滤镜“美颜”了一般。但仔细观察,“人造肉”色泽显得过于单一、饱和度高,与真实的牛肉相比缺乏立体感,质感上也更加绵软。
国内首推“人造肉”产品的植物肉品牌Starfield合伙人陈穗文解释说,相比国外Impossible Food等品牌的“人造肉”,国产“人造肉”目前面对的客户主要是餐饮机构,而非个人消费者;首推的“人造肉”只是由红菜根染色的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,没有像国外“人造肉”那样,在产品中加入血红素以模拟红肉的“血汁”。
“人造肉”口感如何?记者体验感觉,作为植物蛋白制品,“人造牛肉”没有豆腥味,吃起来比较有嚼劲,而且有饱腹感;但口感没有牛肉那般细嫩,更像是紧实一点的午餐肉;牛肉特有的膻味、红肉油脂特有的香气和汁水感也有所欠缺。“人造鸡肉”的“肉质”则更紧实一些,用其制成的炸鸡与目前市面上的炸鸡食品口感一致。
对此,陈穗文表示,风味是决定食物的重要因素。9月即将面世的第一代“人造牛肉”确实有待改进,预计今年年底将上线升级版产品,口感上会更像牛肉。
“人造肉”有何优势?“传统素食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在20%-30%左右,‘人造肉’的蛋白质含量在90%以上。”陈穗文说,“人造肉”含蛋白质更高,而且由于是植物蛋白,转化效率也要优于动物蛋白,规模化生产后,“人造牛肉”的制作成本将低于真肉,更具有价格优势。
据透露,除了“人造牛肉”外,该植物肉品牌还将陆续推出“人造鸡肉”“人造海鲜”等。未来,除点心和西餐外,水煮牛肉、宫保鸡丁等中餐佳肴也有望用“人造肉”烹制。
美国“人造肉”技术最早向中国“取经”
针对“人造肉”的热点问题和行业发展动向,19日,记者对话中国植物性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,了解了相关情况。
羊城晚报:“人造肉”与传统豆制品素鸡、素鸭有何区别?
薛岩:区别在科技含量上。素肉产品加工工艺水平较低。“人造肉”(“人造肉”包括植物肉和细胞肉,目前人们所接触的主要为植物肉,因此植物肉也被通俗地称为“人造肉”)则需要化学、物理、生物等多个学科技术支撑生产。以肉味儿为例,“人造肉”是从植物中寻找肉的味道,而不是添加香精、香料;营养方面,“人造肉”会添加更多植物营养元素,去除胆固醇等元素;外观上,“人造肉”可以通过高分子化学的应用挤压成型,质感更像肉。
羊城晚报:有人质疑国产“人造肉”技术与美国相距甚远,甚至认为中国做的是伪“人造肉”,您怎么看?
薛岩:美国“人造肉”企业确实有先进的地方。如美国一家还未上市的Impossible Foods品牌,用科学方式从植物中把牛肉的味找到了,这是非常领先的。但美国“人造肉”技术是从中国学走的。7年前,美国一家素食品公司在台湾寻找到相关技术,后来又专门与大陆素肉企业交流学习。之后,他们在挤压、风味等环节作了改良。我们与美国相关企业最大的差距不是在科技上,而是在规模化生产方面,需要再花时间去把这条路蹚出来。
羊城晚报:您如何看待国产“人造肉”的发展?
薛岩:我之前品尝过一些产品。值得肯定的是,它们一直在更新迭代,对市场发展有积极作用。但在挤压技术、风味技术等方面还不成熟。如果要作为肉质品的替代品,还需要一定的研发时间。预计明年年中,将有一个相对完善的产品面世。
目前,国内Starfield、珍肉等植物肉初创企业都很有潜力。全球约60%的大豆蛋白和约90%的豌豆蛋白在中国生产,一旦“人造肉”生产达到规模,成本、价格也将成为我们的一大优势。此外,我国高分子科学家正在作相关研究,可以让“人造肉”外观实现五成牛肉外观等,这些都可能成为新突破。
在线联系
|